第495章 1亿大单,卖流量给淘宝
2005年1月2日,周一。
《淘宝网斥1亿购买微博网一年广告》
《C2C电商龙头淘宝网与国内流量第一大网站微博网战略合作,斥资上亿购买广告》
《淘宝网欲巩固电商行业龙头地位,加码购买流量》
《微博网笑纳1亿元,表示淘宝网买广告就是赚到了》
淘宝网和微博网签署为期一年的1亿元广告合同,开始刷爆了国内互联网新闻头条。
这也是双方有意为之,给广告推流的主要是淘宝网。
毕竟,迫切需要流量更多是电商,而不是微博网这种社交媒体网站。
社交媒体网站比电商更容易获得流量,这也属于正常。
从互联网问世一开始,主要就是围绕着信息的交流和表达,构建了最初互联网应用的模式。
最早的电子邮件,再到后来的BBS,都是最初人类需要一种更方便的互联网社交媒体。
在逐渐发展到博客网和类博客,嗯,像是脸书网和QQ空间,赵晗认为还是博客模式的变种。
只不过,专门做博客的网站,很难将这一块业务做成顶流。
显然,人类对单一的博客,并不是那么有需求。
所以,脸书网的模式,先是做校园内的熟人社会的社交,然后再扩展范围。
QQ空间则是,作为QQ的一种补充和延伸。
其他,雅虎、新浪之类的门户网站做博客,主要是其本身有新闻门户的流量,在此基础上,再延伸出博客的功能。
但博客如果单独的存在,没有流量来源,很快也会迅速的枯萎,其业务模式本身,不像想象中那么的有潜力。
微博则是能挣脱流量输血之后,依然可以独立存在,并发展到头部流量的商业模式。
或许,它还不是最厉害的社交媒体平台,距离后来的短视频,是有巨大的差距的。
但是,考虑运营成本和时代因素,现在微博网还是比BBS和博客都要好的多的商业模式。
也正是因为,目前微博网发展极快,让市场来不及跟风,还没搞明白,这个商业模式的为什么会火爆的时候,微博网已经成功的发展到了国内WEB互联网流量第一的宝座了。
这个第一的位置,从去年8月份登顶之后,就再也没有下来过。且相对后面的网站是处于瑶瑶领先的。
比如,一开始微博网比新浪和度娘等等网站,仅是略微的在日活用户上略高出一点点。
都是千万级的日活乼,PV浏览量也是大致上处于3亿多的水平。
一开始,三者几乎是你追我赶的状态。但是,微博网登顶之后,甚至跟后两者的流量还拉开了差距。
截止2005年12月末的数据,微博网的日活跃用户达2200万,日PV浏览量突破7亿。
而国内流量第二的度娘,靠着HAO123、MP3和贴吧等等一堆的产品,把度娘的主要的域名访问量提升到了1500万,PV大约2.3亿。
至于,第三的新浪网,IP访问量只有1200万,PV浏览量3亿。
总的来说,无论是IP访问量还是PV浏览量,微博网现在已经是完爆度娘和新浪。
更别说,其他的搜狐、网易、QQ网、TOM网之类的了。
现在的微博网属于是遥遥领先,在WEB流量可以统计的范畴内,国内属于第一。世界范围内也是流量前三名的网站。
至于,淘宝网虽然在到2005年末,大致上,已经跻身国内前十名的网站。注册用户1400万,IP访问量达500万,PV浏览量达9000万。
但是淘宝网依然是需要不断的砸钱打广告,买量来推动网站的用户规模的发展。
这就是电商网站的特点,用户的价值极高,但却是需要不断的购买流量。一旦觉得高枕无忧,减少投入买量,可能市场规模就会被其他的同行给蚕食。
毕竟,电商本质上跟线下的那些商场一样,用户不可能对商场有什么忠诚,一般都是那个商场性价比高和服务好,就去那个商场购物。
或者是,知名度比较高的商场,在不知道如何选择的情况下,选择知名的商场,一般不容易犯错。
淘宝网就是这个心态,在这个关键节点,除了要考虑三年之期已至,需要迎合一下股东雅虎和软银的态度,采取一些变现的措施之外,还有就是继续巩固行业地位。
毕竟,C2C的第一,才刚刚夺下,还烫手。淘宝网还未彻底觉得,已经坐稳了第一。
相反,击败了易趣网之后,淘宝网其实已经发现了新的对手拍拍网。
拍拍网虽然成立的比较晚,现在跟淘宝网没法比,但谁让拍拍网背后的老板的腾讯呢!
目前,国内掌握流量的巨头,很多人印象中就是腾讯、微博之外,就是度娘和一些门户网站了。
其中,腾讯的流量目前主要是孵化自家产品,不太热衷于卖广告。
微博和度娘则都是卖广告的。
度娘的广告更精准,其实也更贵一些。
而微博购买流量的广告,投放的其实不是那么精准,但是流量便宜,性价比高。
对此,游戏行业的龙头盛大和电商行业的龙头淘宝网,都陆续的锁定了微博网的流量大单。
要不是,赵晗只愿意一年一个定价的模式,恐怕这些巨头横不得买三年五载的广告。
貌似,经过这么多年发展,即便是陈天桥也明白了,盛大不是卖流量的,而是要买流量的买量的模式。
淘宝也是这个道理,鹰酱市场的亚马逊早就明白电商需要买量,越早买量越占便宜。
于是,亚马逊一堆的超前的投资,导致亚马逊连续亏损差不多20年,原因就是不断的把资金投向有长期价值的方向,导致财务上看上去的亏本的,但这主要是市场没有给用户价值、流量价值和品牌进行货币化的估值。
如果对这些资产进行货币化的估值之后,其实,其买的很多资产是很划算的。看上去亏,实际上,只不过是有些资产没有被估算而已。
就跟淘宝网成立以来,一直是早持续的烧钱。这真的是完全把钱烧掉了吗?并不是这样的,其实,赚到了大量的开店的商家,赚到了大量注册用户,赚到了电商的生态。
这个……无法进行货币化的估值,所以只看到,淘宝买量,钱烧了,增加了用户规模和成交量,看不到利润。
但1400万电商消费用户和几十万商家,值多少钱?这个价值,目前体现在互联网公司的财报上是价值0,所以,很多人对互联网公司资产看法其实是错误的。
其平台最重要的资产,用户价值和商家的价值,完全没有统计,统计的都是其他一些可以统计的资产,其实……这种估算的方法就是错误的!
至少,赵晗觉着数人头,有多少活跃用户,一个用户价值多少钱,用这种方法看评估互联网公司。
不同类型的互联网公司的一个用户平均值多少钱,然后,再看看用户数量,先把这一部分的价值看明白,然后,才是传统的财报。
否则,只看多少资产多少现金,至少无法评估增长期间的互联网企业的价值。
看小说就用200669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