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8章 首映票房爆了!
电影院里面的观众,鸦雀无声……
这个开头,没有华丽的特效,但镜头语言显得极其紧凑和精炼。
快速的把观众带入到了穿越时空,回到十年前的那种沉浸式体验中。
某种意义上,电影有些剧情拍的好不好看,未必是投资越多越好看,主要还是看用心设计,以及一些意外的灵感。
随着电影渐进到,主角黄小山醒来,开始意识到了,自己居然回到十年前。
观众们的情绪,显然被牵引的非常激动!
虽然,之前的镜头语言和片名,他们猜到了发生了什么事情,但主角真的确认了一遍之后,一下子观众就不由产生了一种代入感。
重生流最大的特点就是代入感,尤其是第一次看重生小说或重生流的影视、动画作品的观众,基本上抵抗不了。
看多了之后,有了一定题材的抗性,不太容易代入之后,观众才会以普通的看故事的心态去看。
以看故事的心态看,题材的吸引力,其实是降低了的。
后来的重生流小说,题材本身的代入已经下降了,很多的作者只能靠着文笔和不一样的故事来吸引读者。
但重生回到过去的影视作品,却是很容易爆款。
原因,就是普通的影视观众,还未审美疲劳。更加觉得题材新颖。
电影里面,回到95年的场景,其实主要是把拍摄场景,从县城新盖的一些街区,转移到了一些老旧的城区里面。
大量的老旧的城区的建筑,以及搜集了一些90年代的服装道具,很低的成本就还原了时空穿越的效果。服装道具之类细节几乎是满分。
这种效果,不需要特效,很多观众就觉得真实。
而电影里面的主角,黄小山利用重生的先知先觉,使得人生出现了重大的转变。
观众不由,因为代入感的原因,感觉情绪非常的激动!
感情线路则是主角开始跟青梅和邻家美女,两个不同的感情线,一扫开头主角重生前的憋屈,先抑后扬的情绪,彻底爆发,一路爽到结尾。
结尾,看起来是主角选择了青梅竹马确定了关系,但是……其实埋下伏笔,其跟邻家小姐姐之间是事业合作关系,使得其感情线并且断掉,给电影万一红了,拍续集留下了空间。
当然,若是电影票房一般般,那么,这就是这个系列的全部了,后续原著剧情,也不需要改编拍续集了。
电影结束后,影院突然有观众喊道:“好电影!爽的一逼!这几年从未看过如此爽的电影!鼓掌!大家鼓掌!”
“好!”
“真好看!”
一瞬间,在场响起一阵掌声,虽然……电影剧组不在这个电影院中,但观众确实被这部电影打动了,觉得票价太值了。
走出电影院时,刘飞不由握着林雪的手。
林雪稍微脸红,挣扎了一下,随后就由他了,其实她也不反感同事刘飞。
“电影挺好看的!感觉不虚此行!”刘飞感慨说道,其敢于行动牵手,也是因为被电影里面的主角后来的改变所吸引。
重生前的主角唯唯诺诺,沦为渣女的提款机,榨干了钱包后一把踢开。
重生后的主角,那个几乎的精神面貌一新,就连追求女孩子也主动了许多。
“嗯!”林雪问道,“你说,人能回到过去吗?”
“以后科学发展,或许能吧?”刘飞也不太清楚,只能模糊处理。
“如果,你回到过去,会追求青梅竹马还是邻家的女孩?”林雪问道。
“那个……我!”刘飞忽然看到杨雪的表情,知道这是一道考研题,说道,“我如果回到过去,我选择留级两年,追求你!”
“你……笨蛋。”杨雪不由被他反击的猝不及防。
总而言之,刘飞感觉到,这电影真特么的追求女孩的神器。古人诚不欺我!
……
8月28日,《重生回到十年前》15家影院首映票房,最终达到67万。
可以说,放映的影院基本上上座率都可以达到八九成,部分影院上座率爆满。
到了晚上更是几乎是场场爆满。
8月29日,上映城市开始增加到十多个,银幕数量开始超过100个,
这年头国内进行院线改制的银幕的总数量,也就2600多个。不是说,国内银幕只有这么一点点。
而是很多的老电影院,比如江城县的电影院,其实根本没有纳入院线发行体制。
主要是大城市的院线,发行之后,多余的拷贝卖给县城的影院,主要就是赚个卖拷贝的钱,比如,一个拷贝1万块钱,有些拷贝二手的或倒手不知道多少次了,价格更便宜两三千就卖了。
小城市没有纳入院线市场的影院,分成极其有限,能给多少,是影院自己说了算,若是只给几千块钱,也就那几千了。
所以这年头的国内电影票房市场,统计的主要就是一二线城市的市场。其中几个一线城市的电影票房市场,就占据国内的票房的半壁江山了。
后来国内的电影票房市场突飞猛进的发展,一方面是因为市场确实发展了,另外,其实就是院线制下城到了小城市,扩大了票房分成制银幕的数量。
随着电影放映的银幕数量增加,29日票房也是大增到了576万。
中影集团的韩三平,专门打电话给麦小玲:“麦总,两天票房数据是67万和500万,恭喜了!”
“同喜啊!”麦小玲笑道,“中影也是30%的投资分成和发行分成!”
电影国内发行的票房收入,一般减去电影基金和相关税费之后,净票房是实际票房金额的91.7%。然后,净票房再按照,影院50%、院线7%和制片发行方43%的比例分成。
实际上,制片方拿净票房金额的33%,当然了,如果制片和发行都是自己一家,那么可以做到43%的净票房收入。
总的来说,一部电影想要盈利,至少得是投资成本和宣发成本之和的3倍,才能通过票房分账回本。
电影上映才两天,其实,已差不多回本。按这进度,第三天,应该就回本了,后面就是利润了。
其实电影想要赚钱的难度,对于大部分影视投资人而言,都是一个挑战。
主要是制片的成本不低,加上还要宣发。
当然,中影负责了线下的各种宣发的成本,不算白拿了发行分成。
“麦总,贵公司电影这么火爆的秘诀是什么?”韩三平问道。
“也没有什么秘诀,我们就是改编网络上有人气的小说,小说题材火爆,说明故事有一定的基础上,我们研究观众为什么喜欢,找相关作者问,你这个题材卖座的秘诀是什么,然后,我们把核心卖座的秘诀,融入到了电影里面。”
麦小玲说道,“这方面,我们老板才是行家,他一开始写小说的。
后来做互联网,他就是倾听市场的风声,感觉到风口来了,他就知道,风口来了,猪都能飞上天了。
卖座的秘诀,应该就是找到了大众喜闻乐见的题材!
港片过去成功是这样,好莱坞也是。
不过,好莱坞的成功,是基于自己的市场,也就是鹰酱本土的人的审美,他们不可能为其他国家地区的文化历史和审美服务,他们的接地气,拿到我们这边,有些可能已经不接地气了。
好莱坞是很商业化的,但其商业化不是基于我们市场的审美为主,差了一点。
我们基于本土观众的审美,迎合本土主流观众的审美,应该就会有市场。
其实,看看微博最新讨论的话题,应该大致上,能了解,当下的年轻人,关注的一些话题。
电影是年轻关注主导票房市场的,年轻人的审美和他们关注的话题,往往酝酿着爆款电影的机会。
所以,不能以得奖评委,不能以外国人喜好,不能以老年人喜好去制作。
老一辈电影人委委屈屈,为什么我明明拍了十年前二十年前年轻人喜欢看的,现在的年轻人怎么就不喜欢了呢!
主要是每个时代的年轻人,关注的话题,既有相同的,也有不同的。
有些电影题材,有时效性!
拿十年前流行的文化区迎合现在的年轻人,结果怪市场,是没道理的。
现在年轻人流行的题材,如果一年内不能改编出影视作品面世,可能就就过气了!
我们在题材上,讲究一个新鲜和速度!最快的研究出题材的新颖,时代年轻人关注的话题,然后,我们根据这个,快速的拿出年轻人想要看的故事和题材。”
韩三平不由感慨:“你们成功果然不是无缘无故的。”
“对了,还有我们的微博!”麦小玲表示,“电影上映后,微博网热度很高,每天几百万人讨论,日点击超过几千万,大量的围观的网友,会被吸引到影院看电影!”
“微博网这么厉害?”韩三平不由惊叹。
“目前,微博网已经是国内最大流量的网站了,每天有上千万用户在微博网分享和讨论话题。”麦小玲表示说道,“以后,电影宣传,少不了互联网这个环节的。”
看小说就用200669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