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7章 熊晓鸽行业地位岌岌可危
“你们规模这么小啊?”赵晗不禁嫌弃,“人家孙正义,最近几年投资的金额,比你们现在管理的资产都要多?”
“……”熊晓鸽不由感觉,这时代真变了。
换做是05年之前,要是更早,行业都尊敬的称呼他为大佬。05年之后,熊晓鸽和IDG的行业咖位,是不断的降低。
主要是,03~04年中概股上市数量激增,刺激了风投的投资热情。
之后,软银投资盛大和阿里,以几千万美元甚至近亿美元的投资额,让市场震惊。
05年开始更多的风投进入市场。渐渐的,市场规模从以前投资一年两亿美元的体量。这两亿美元,风投还不仅仅包含互联网,还包括了电信行业,乃至于一些消费电子‘影视娱乐等等行业。
渐渐到04~05年井喷到了一年五亿美元的投资金额,其中,直接投资互联网行业达到两三亿美元的体量。
04年之前,投资中国的风投资金,全行业体量不超过10亿美元。
到了05年时,差不多这一年募集的海外资金,就达到40多亿美元的规模。
这些募集的资金,后续会逐步的投入到项目中。
毕竟,风投有比较长的封闭期,也会慢慢进行投资,不会一下子就打光子弹。
随着后续风投的热潮越来越热,种花国内外的风投资金规模,渐渐到了千亿美元以上体量,投资规模也会变得越来越豪横。
后来国内的风投的体量,无限接近于鹰酱市场的风投资金规模。
大致上,出现好项目,一堆风投在抢项目。
而不是,过去那种,创业团队在求着风投给钱。
“熊哥!你这姿态要改改,以后风投越来越多,好项目越来越少。你这么婆婆妈妈,犹豫不决,好项目,你下手晚了,可能就是其他风投机构拿走了你的机会!”
赵晗表示说道,“你看看人家的软银孙正义多慷慨,而且,也挺聪明的!
他在雅虎投资上,豪横赚了百亿美元,然后,这笔钱,拿到种花,投资更有潜力的阿里巴巴。
投资阿里才是几千万美元几千万投。但是,这块赛道,阿里渐成大势,以后的格局,比雅虎的格局还要大的多,市值也绝对是几个雅虎那么大。
你这么婆婆妈妈的,要是以后孙大佬勾搭上我的项目,豪横的表示,给你几个亿美元,随你花!
咱们就没法愉快的玩耍了。”
“你以为孙正义几个亿美元,随便就能砸出来?即便是他,也需要时间卖掉雅虎的股票,筹集资金。”熊晓鸽不由气短,主要是……IDG种花从大佬,沦落到,赵晗眼里的创投圈穷鬼了?
其实,IDG种花是可以更有钱的,如果当初腾讯没卖的话,体量会比现在大一倍。说话的声音,投资的底气也比现在要足的多。
现在的熊晓鸽,行业地位岌岌可危。
早年是风投教父。
再这么下去,就是,你熊晓鸽有几个亿啊?
不能凭亿近人,好项目估计越来越不鸟他了。
这种焦虑不是无的放矢,而是从去年,IDG之外的其他的风投机头,二十多家风投大佬包机到种花调研。
然后,就开始了加速的投资,鹰酱市场各种募集针对种花市场投资的新的风投基金产品,那是需要限购的,是需要抢有限的名额的。发行一只,爆款一只。
除了鹰酱的风投之外,软银这种日系风投,嗯,日系风投,也就软银了。
种花本土的风投,也是飞速的在崛起。
随着互联网寒冬结束,冷门的风投基金这个非主流的投资,其实,渐渐的变得主流。
不仅仅是大量专业的风投基金。
不少的创业者,公司上市了,财务自由了,有些卸任了公司管理职务,套现资金之后,个人消费能消费多少呢?
大部分资金,还是热衷于当天使投资人、创投、风投。
只要有大批的人创业成功,其实,就有可能增加大量的新的风投领域的新玩家。
有时候,风投机构的资金实力,未必比得上一些创业成功的大佬。
这些大佬,是梭哈了自己最牛逼的创业项目,拿到了最多的回报,然后,拿自己创业成功的钱,投资别人的创业项目。
这种创业成功的大佬,指导别的创业者,拥有的各种经验和资源,甚至比风投机构更牛逼。
比如,以前创业的公司的不少资源,就能被这些创业成功的风投大佬利用。
当然了,熊晓鸽还是忍了,不受激将法,毕竟,投资的事情,不能盲目,多看看再说。
毕竟,又不是孙正义真的跑过来抢项目。
更别说……熊晓鸽之前去鹰酱找IDG的老麦,主要除了谈投资之外,还有就是种花风投市场对于资金体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之后,让老麦想法子找有钱的金主,提供更多的资金。
也就是,又要路演募集资金了。
最迟到明年,熊晓鸽觉得,IDG种花管理的资金体量,会飙升到10亿美元以上,那时候,说话的声音比现在应该大一些。
“老板,熊先生,不如聊点其他的话题吧。比如电影投资,我们文静传媒,目前已经投了一部电影,《重生回到十年前》现在剧本改好了,也快速的准备拍摄了。”于薇薇笑道。
“预算多少?”赵晗问道。
“200万。”
于薇薇表示,“港片现在的市场萎靡、产量锐减,青黄不接,绝大部分从业者是没有电影可以拍的。
所以,身价普遍很便宜。
一万块钱月薪雇不起一个全职保姆,但肯定能请得起一个电影行业熟练的从业人员。
可以说,我调查的结果就是,电影行业从业者的薪酬,已经属于这边收入的阶层了。
绝大部分,没有什么收入可言,即便这样,还是有不少人,坚持梦想。”
赵晗不由感慨,这跟网文圈子扑街写手何其相似。
理论上,这些电影从业者,换个行业,比如,摆地摊、端盘子,收入应该比现在要好。
现在的情况是,大部分港城电影从业者是没有电影可以拍。
其实,有名气的可以去好莱坞,内地市场,赚的盆满钵满。港片萧条,影响不到顶层。
没名气的,貌似混的都不如一条狗。
看小说就用200669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