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五十三章 布局云计算
静静拼音推出不到一个月以来,从大量的用户反馈,应该说是好评如潮。
不过,多少还是有些小瑕疵。正是因此,陈静静没事就对代码进行优化。
这优化有没有用呢,肯定是有用的。
像金庸的小说,报纸连载版完本后,再反复的打磨修改,改出的三联版,才是更多人所熟知的金庸经典武侠小说。
代码的打磨过程,就跟小说被打磨一样。
最终可能会提升那么一点点,也许就是那么一点点的差别,让产品可以从普通的爆款,上升到既叫好又叫做的经典。
对于一部分的功利的公司,一般劝码农少管闲事,不是BUG,就不改了。
反正,过段时间,用户的硬件升级了,应用软件优化不好的问题,就会被硬件的提升而解决。
实现这个功能,臃肿的代码能吃更多硬件资源能实现功能就可以了,脑子有坑反复打磨优化,就是节约了给用户节约一些硬件资源?
给用户什么节省硬件,用户能感觉到程序员的用心?估计,大部分感受不到吧?
即便如此,应该还是有人能感受到其中诚意。
赵晗却是鼓励的:“凡是,就怕认真!如果,友商是能做到,那么我们就是能做好!如果,友商能做好,我们就做最好,同类第一的程度!”
同类第一,其实并不见得很难。
首先,中文拼音输入法就会排除了非中文地区的码农来竞争。
只跟国内的码农竞争,而国内的码农目前还是抢手货,非常的稀缺。
技术水平好的大部分被大厂聘用,去卷一些看上去更有前途的赛道,也没有多少码农,会去卷拼音输入法这个赛道。
网游赛道未来得数以万计公司在卷,视频赛道也是数百家视频网站,后来卷剩下几家。更夸张的是团购网站,后来直接就是几千家在卷,卷到后来只剩下个位数。
中文输入法后来最多也就几十家公司,其竞争的激烈程度,甚至还比不上小说网站的竞争激烈程度。
主要是,没人能想到中文拼音输入法这个赛道,在PC时代就能有2亿用户,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,直接冲到5亿用户体量。
若是早知道,怕是这个赛道会很卷!
可惜,大部分不知道……以至于,这个赛道未来其实是谁先做出一款颠覆性产品,就大概了躺赢。
需要警惕的是搜狐公司旗下的搜狗实验室,05年,搜狐公司招了个叫马占凯的新员工,马占凯投递简历给所有的搜索引擎公司,详细的介绍了搜索引擎不断产生的热门词语的关键词词库,天然适合拼音输入法,以这个他个人见解,去求职。
结果雅虎、百度、谷歌都没理会他,只有搜狐给了他一个面试的机会。
后来,马占凯入职搜狐旗下的搜狗实验室,就他自己一个人,在研发搜狗拼音输入法。到06年下半年,研发完成,悄然上传到各大软件下载平台后,意外成了爆款。
真正被搜狐公司重视,是07年之后的事情了。
而搜索引擎公司,大概是翻出来05年,马占凯投递简历里面的介绍他的个人研究,于是,07年不作恶的谷歌带头第一个,抄搜狗的词库,成为第一个抄袭搜狗拼音的大厂。
如果说,抄袭是不作恶的话,赵晗也无话可说。
谷歌带头抄袭之后,一方面让搜狗名声大噪。另一方面,则是互联网大厂纷纷躁动了,撸起袖子,抄!
然后,进入了大混战,搜狗输入法因为先发优势,且确实有点东西,所以,市场占有率冲击到了八成!
在弹窗广告之后,口碑降了之后,逐渐下降到七成乃至于六成。之后,百度和讯飞等等,才渐渐的有了机会。
如果,搜狗输入法忍着点,不弹窗。就算,弹窗,控制次数,还不至于如此。
口碑致命一击的,主要是捆绑下载搜狗浏览器,这是骚操作了。
即便后来,搜狗渐渐改邪归正了,但曾经的流氓,还是让百度和讯飞乘势而起。
从拼音输入法的垄断者,变成了三分天下。也算是,搜狗自作自受。
……
目前,陈静静在打磨代码,也就是能优化就优化,尽可能像是曹雪芹打磨《红楼梦》一般。
把代码尽可能优化到,她的水平无法优化的程度。
只要能改的更好,就进行改动。
至于,张甜甜负责对服务器相关软件技术进行优化。
虽然,公司还没有弄出云服务器技术,但相关的分布服务器技术,已经在研究和进行技术储备了。
由于是张甜甜负责研发的,所以,这套的技术也被取名为甜甜云。
“听上去,我们的技术似乎跟虚拟服务器很像,但实际上,比那个要厉害的多!”
张甜甜介绍说道,“你以前,不是吹过牛逼,说什么要搞云服务器?
大量的计算和存储分布各地机房,通过软件层面调配算力和存储资源和带宽资源,要扩容网站服务器,就是申请更多的算力和存储资源即可!
我研发的技术,就是这个,在国际上,也是非常前沿的,算是走在时代前面!”
“有技术上的瓶颈吗?”赵晗是记得。
未来鼎鼎大名,国内头部云服务厂商的阿里云可不是顺风顺水的,技术大佬王坚,做了四年,没弄出成果,差点被认为是骗子。
为了做云计算,技术大佬王坚给老板马云反向画饼:“云计算势必取代传统IT设备,成为互联网世界的底层设施”。
马云一副我虽然不懂,但大受震撼,然后,力排众议,支持了王坚搞云计算。
搞了四年时间,烧了一堆资金,阿里内部怨声载道,很多人觉得搞云计算的王坚就是大忽悠。
云计算的基座飞天分布式操作系统完成后,王坚主导下,阿里整个集团实现去IOE化。
即逐步摆脱原本对于IBM小型机、Oracle数据库以及EMC存储的依赖。
阿里云服务,是围绕着自主研发的飞天操作系统,需要什么硬件和软件,是自己做主,而不是依赖于外部大厂。
某种意义上,阿里悄无声息的在一部分领域,解决了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问题。
后面的阿里再接再厉,又做了手机操作系统——云OS,嗯,是安卓开源改的。是合理合法,符合开源的规则,一开始三星、魅族等等支持云OS,鼎盛时期七八十家手机厂商支持,不乏一些大品牌。
后来,谷歌使出所有资源封杀云OS,迫使大厂放弃使用阿里云OS系统。然后,只剩下一些不入流的山寨机厂商继续用云OS,生态发展不起来,然后就逐渐就凉了。
某种意义上,阿里也曾经是热血少年,云计算去IOE化,这其实比较低调。
但高调的推出云OS,那就是戳了硅谷大厂的肺管子。于是,谷歌出手了,扼杀云OS。
某种意义上,阿里云是华为之前,预演了一遍,核心技术做出来,大概会遇到什么。
阿里遇到阻力,然后收手放弃了。所以,打压也没有再进一步升级加码。
而华为则是,迎着打压,继续突破技术上限,一次次戳了鹰酱相关同行的肺管子,然后,打压就不可避免升级了。
后来阿里和华为两个案例说明,低调一点的云服务,其实也涉及到核心技术,但未必会直接刺激鹰酱。
涉足到消费领域,比如……华为手机短暂卖到了世界销售量第一,那就太显眼了。
所以赵晗觉着,摸着阿里和华为的经验,先从一些不会戳到鹰酱肺管子的核心技术做起。
张甜甜想了想:“云计算服务器,也是linux改的。我参考一些开源的linux代码,根据一些开源大佬分享的技术资料,已开源的技术最高可以做到1000台以上服务器同时在线处理数据!我想办法,逐渐提高!一方面,linux会有全世界的开源成果不断被分享,另一方面也自己也会改!”
“哦!慢慢积累,不急!一面汲取开源知识和资源,另一方面,自主研发!就算linux是开源的,谁都能拿来改,但最好的技术,别人可能会藏起来,不会分享的,只能是自己研发!”
赵晗也点了点头。
后来阿里云的王坚博士,遇到苦难是5000台服务器同时在线处理数据的技术难题,那时候,用linux系统的开源分布式计算解决方案,最多能做到4000台。
王坚要做5000台,打破记录!
于是,王坚选择的是,开源不行就自己来,自己重新带头,从头开始写飞天操作系统的代码。
至于,王坚也凭着飞天操作系统,做到了去IOE化。这一壮举,使得王坚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,也算上少见的互联网企业的高管,拿到院士级的荣誉的大佬!
赵晗跟王坚不熟悉,也不是杭州人,不觉得自己有把握忽悠王坚这样的大佬。
且……王坚特别会烧钱,想要招揽他,得有钱给他烧。
暂时,赵晗只能看着张甜甜,希望……她就算不如王坚,低配版的王坚,应该是可以的吧?
看小说就用200669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