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七十四章 服务器升级
2004年5月19日,静静阅读网进行了一次升级。
主要就是又买了3台服务器,对用户访问流量进行分流和备份。
理论上,单台服务器对于现在的静静阅读网是够用的,但够用不代表不会出事。
比如,晚上七点钟流量逐渐进入高峰期,就会出现卡顿。这不仅仅是带宽的问题,还是服务器硬件不堪重负。
有了多台服务器分流之后,用户体验立马就有了肉眼可见的提升。
“我们这已算是网文界服务器的顶配了吧?”赵晗也不禁感慨。
这年头,不少的小说网文,甚至还未注册成为公司,而是个人站长的模式运营。
嗯……这些个人站长,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后续的各种资质问题。
对于早年开的网站,申请各种经营许可资质不难,因为,你已经在经营多年了,还能卡你资质?肯定是给你办理的。
主要的坑在于,个人站长模式的网站,收税得按照个税收取,规模小还没什么,规模大了,那画面就美了!
主要是因为,个税算的话,营收就算是个人收入,而不是按照利润算税收。
倘若一个网站营收100万,是亏钱的,个人站长得按照100万收入来缴个税,这画面太美……简直不敢。
这也是为什么,只要个人网站做到一定规模,商业化运营一定会注册成公司,而不是继续以个人网站的方式运营。
现在的网文行业除了头部的剑剑、糕点和鹰鹰已经注册成为公司,其他不少小说网站,目前甚至还是个人网站。
“不清楚……但这个配置,大概就是《传奇》一组服务器的配置而已。”陈静静做完了这些后,很是淡然。
“嗯,我们也有一组服务器了!”赵晗不由感慨说道。
原本对于那些网游公司,每周新开多少组服务器没有什么概念,现在大致理解了,是豪横的意思。
初期互联网不少人创业,一台服务器甚至买不起,以至于,不少的网站初期运营,是租几千块钱一年的虚拟服务器。
而经济条件稍微好一点,能一次性拿出几万块钱的,一般会选择自己购买服务器,放在机房里面。这种做法,其实比租虚拟服务器要靠谱的多。
而随着业务不断发展,一些经营状况良好的互联网公司,就需要不断的增加硬件方面的投入。
“我跟你说一个想法,关于服务器的创意。”赵晗说道。
“你说!”陈静静一愣。
“这个创意是叫做云服务器,又或者云计算之类的称呼。跟虚拟服务器反着来,我们可以把几千台甚至更多服务器,弄成一个服务器集群,支持一个网站的带宽、存储、算力等等需求。
通过软件技术,可以根据需要,调动部署在不同地区的带宽资源、算力资源、存储数据的硬件资源等等。
以后,开网站不需要固定的机房、固定的服务器。而是可以在云服务器上,申请资源,然后就建立了云服务器。云服务器想要提高硬件配置和资源,只需要在线付费,加钱就可以了。
比如哈,我网站一开始申请最便宜的,只能能容纳500人同时看书。
我网站发展壮大,感觉不够了,加钱到满足一万读者两万读者的带宽、算力、存储等等资源。
那样,以后开网站,不需要准备物理的机房,不需要物理的服务器。
只要在线注册一个云服务器用户的账号,支付费用,即可申请资源。
相当于,别人创业,我卖铲子。
别人网站做大做强,我卖更多算力、存储、带宽。别人网站做不下去倒闭,续费结束后,资源省出来了,卖给其他的用户。
你说,这个想法,是不是很厉害?”赵晗问道。
陈静静不由惊讶:“你怎么会想出这种创意?”
稍微想象一下,陈静静就觉得这技术很有搞头。比现在的虚拟服务器要先进的多。
具体而言,虚拟主机是一台物理主机,被软件技术虚拟成了多台主机,ip和带宽是共享的。
就是从一台服务器中,划出资源给多个网站使用来建站。建站的成本更低,但实际上局限性真的很大。
云服务器是把大量的不同的计算单元和存储单元等等硬件,虚拟成一台主机。
其IP地址、带宽和各种的计算和存储单元,并不是跟其他网站共享的。
稳定性方面,云服务器并不逊色于独立主机,某种程度上还具备一定的优势,优势在于维护的成本更低,也更灵活一些。
“我就是随便想想的。”赵晗说道,“技术上可行吗?”
“应该是可行的,已经有一些学术论文,探讨这个方向了。”陈静静说道,“不过,要做这个业务,门槛很高!首先,你得有大量的服务器,至少得成千上万台吧,才能做这种业务。”
“也是!”赵晗说道,“作为以后的目标吧!”
云业务绝对是未来大厂的标配的核心业务,亚马逊在电商成功之后,第二大得意的业务就是亚马逊云业务,亚马逊是第一个把云计算或者云服务业务,商业模式走通了的企业。
微软、谷歌等等大厂,也很快也把云业务作为重点。
国内阿里、腾讯、华为以及各大电信运营商,后来都涉足到云计算业务。
之所以要搞,因为云业务是卖铲子的业务。相对于消费市场的业务,这一块业务,增长性更持续,也更稳定。主要是一波波的在线算力和存储需求,使得其市场规模,一直是在增长的。
就跟人类对能源消费上线,一直是没有止境的。人类对于算力的需求,其实也一直没有止境的。
而联网的云计算,是算力皇冠上的明珠!
因为单台计算机,哪怕是最强的超级计算机,也是有局限的,但是理论上,云计算的算力是无限的。
万一人类以后有什么超级项目,需要用到超乎想象的算力,那么,搭建超级计算机的路子应该是太慢了,最好的办法是,通过互联网云计算,来购买算力。
各大云计算公司,做大之后,都是自己研发芯片,用在自己的云计算服务中,这使得云计算公司,不仅仅是当二道贩子这么简单。甚至,能自己设计芯片,用在自家的云计算、云存储服务器上。
某种意义上……
赵晗要做云服务,醉翁之意不在酒,而是在芯片。
很多芯片如果考虑消费市场,往往会是受到消费电子软硬件生态兼容性的考验,自研芯片很难突破巨头的专利封锁。风险很大,且鹰酱会出手打压种花国技术水平好的企业的。
比如,某企业4纳米SOC流片成功,成功的流片都不生产了,紧急解散公司。
既不去融资上市,又不卖掉资产给同行,国家补贴都不要,就是要砸烂一切,所有人都遣散,一点不留的决绝,为啥呢?
因为研发出了4纳米的SOC流片成功,在研3纳米芯片估计也快成功了。
其不自杀,鹰酱就要制裁其母公司了。为了母公司的生存,有技术的子公司,屈辱的全员解散。
因为你研发出了成果,各方面压力逼迫你立马自杀解散,慢了一刻都不行,必须要最快速度。
那种屈辱解散……更加衬托了华为的牛逼。
华为已经证明了自己牛逼,做到了顶级研发水平,被一轮轮打压,活得好好的。
某企业,抗压能力还是弱,压力一来就挥刀自宫,生怕挥刀速度不快,鹰酱误会。
那种抗压能力弱的原因,主要就是因为,各种命门被拿捏的结果。
而云服务则不受这个制约,我研发了芯片,用在了自己的云服务上,自产自销。甚至,还可以低调一点,已经使用了自研芯片,却是保密。毕竟,云服务器上使用了多少自研芯片,这是个秘密。
不像是,手机用了多少自研芯片,一目了然,太容易暴露了。
看小说就用200669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