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章 半月!
入夜。曹良很快睡去。曹张氏、曹贤怀着喜悦,怀着希望,又带着对大哥曹仁的担心,不知过去多久才睡着。曹信则睁着眼,见天色彻底暗下来,屋里伸手不见五指,就一动念,进入‘原始仙界’。看看日头,日上三竿。便撸起袖子继续干活。这一干又是三个小时,一直干到中午,砌了十米,北边这面墙已经修了28米,进度喜人。“明天再接再厉!”曹信拍拍手,喘了口气。看了一眼‘属性面板’,【造化】与【洞悉】都已经刷新,不知不觉,时间已经来到觉醒‘青铜仙门’第二天——乾佑二年,八月初二。“仙门,造化!”【恭喜门主获得:大中通宝50枚,面粉5斤,羊肉1斤,酱油50克!】“羊肉饺子!”“酱油拌饭!”曹信想起前世美味,笑出声来。每日稳定五十文现金,再加上其他三项物资,【每日造化】的总收益高达近200文!每天好心情,从【造化】开始!“圆满!”曹信心满意足,不再忙活,回到现实准备睡觉。睡之前,又顺手给曹良丢了个【洞悉】——【根骨:1】“嘿!”不出所料,也是废材。曹信咧嘴歪头,陷入梦乡。……往后几天。曹信每日一早出门偷偷进入‘原始仙界’,中午出来一趟,带着一只野兔去后院。然后回家睡个午觉,下午再进入‘原始仙界’,晚上天黑之前回来,又拎着一只野兔送去徐大志家。晚上吃过饭跟家人说说话,然后在【每日造化】刷新前还要再干三个小时。一日复一日。有【瞬移】跟‘随身空间’,倒也累不着他。而随着他每天雷打不动带回两只野兔,穿堂过院送去徐大志家,院里没两天就弄清楚,知道曹家老大在外面有门路,从别人手里收来野兔,再通过徐大志卖给孙家酒楼。曹家赚钱。徐大志也赚。两家具体各自赚多少没人清楚,不论是曹张氏曹贤,还是徐大志,嘴巴都很严,从不透露。其中徐家看不出变化。但曹家的变化可不小。瓶瓶罐罐添置不少,又是准备搭灶台,又跟院里老木匠家问了桌椅板凳的价。眼看着这日子就要红火起来。院里,曹张氏跟一大娘、曹贤跟房小燕的关系越走越近,算不上顶好,但至少闲着能凑一起说说话。而在一大娘、房小燕的带动下,再加上曹家的日子逐渐有兴旺迹象,其他大姑娘小媳妇老婶婶,渐渐对曹家也不再排斥,平日里碰见也能多几句话语。时间如水,一切向好。转眼间,半个月过去。曹仁即将归来,而曹信的‘第一养鸡场’工程,在加班加点,每天工作十三个小时的情况下,仍然超时四天,才终于赶在中秋前一天竣工。……原始仙界,领地西侧。‘第一养鸡场’正式落成。从空中俯瞰,墙体围绕,四四方方。其中大部分都是露天,唯有两头搭建了鸡棚——仍是四四方方,每一头砌了16间,顶上是树枝,又盖了茅草,足以遮风挡雨。出入口留了一道门的大小,暂时空荡荡,以现在的天气,暂时还不着急。等天气渐凉再考虑装门防风保暖问题不迟。整个‘第一养鸡场’建造过程中出现不少困难,排水、防水、引水饮水、地面干燥、除虫驱蛇,方方面面。曹信没有工具,即使有,他还太小做不来。因此做的粗糙,先凑合用,不追求一步到位。有了这一次的经验,待第一养鸡场投入使用,过程中可以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,往后建造第二、第三、第四以及更多养鸡场,就有更多经验,可以建造的更好。在第一养鸡场彻底竣工的前一天,就已经正式投入使用,第一批入住的不是家鸡、不是鸡仔,而是曹信在原始仙界抓到的野鸡野鸭。剪断它们的羽毛,往养鸡场一丢,两米高的围墙足够圈住它们。曹信的整个领地有一百多只大大小小的野鸡,他抓了三十只,不到一半,剩下的,一部分准备日后卖给徐大志,一部分要留着,用以勾引领地外的野鸡。曹信曾经升空,俯瞰数百里,群山起伏,葱葱郁郁。近来数十里杳无人烟,整个大山深处、原始丛林,似乎仅有曹信一人。原始仙界很大。但真正属于曹信的仅有一平方公里。这处领地对曹信而言是封闭的,土生土长的各种野物却能自由进出。得尽量保持可持续性发展。三五座养鸡场足够支撑到曹信长大成人,等成年后,买卖就有更多选择,不必这么死板。不说别的,单是在原始仙界建立仓储,然后在现实中进行南北货殖——一个平方公里的土地,一次可以储存多少货物?省去了人工成本、运输成本、运输风险、沿途税收的买卖,一趟能挣多少利润?啧啧!想都不敢想!也就是曹信现在年纪小,有‘青铜仙门’,前途远大,不愿涉险,否则哪里用得着在这里建什么养鸡场,费这功夫!“再等等!”“稳健第一!”“我现在用不着那么多钱,没必要出去冒险。”曹信拎得清。……八月十四,日头西斜。曹仁脚步匆匆,归心似箭。离家十四天,每一天曹仁都在想家,都在担心。怕曹家受欺负。又怕曹信露馅。因此回到西京城的第一时间,曹仁就往家赶。等到了青瓷里胡同,已经能遇到人,还有不少同住一个大杂院的邻居。见着曹仁,都神色一愣。算算时间,曹仁才住进大杂院一个月,后面半个月却一直在外,即使是邻居也很少能见到他。有认出来的。有还在想的。就是没有主动打招呼的。曹仁沉默寡言,也不招呼,冲人点头示意算是见过,随后脚步更快往家赶。“那是曹家老大吧?”“好久没见着。”“半个月不着家,混帮派的就是不靠谱。”众人被背后小声议论。曹仁听不见,径自进了院门。严夫子仍在前院浇水、看书,见到曹仁的时候同样一愣,没想到半个月不见的曹仁居然回来了。一想两家的关系,再想到曹家现在的蒸蒸日上,心里难免一阵泛酸。他是个能算计的,这段时间看曹家老五天天晚上往回拎野兔,听说中午还会送回来一只,心里早就在盘算——一只野兔利润最低最低不少于五文钱。每天两只,至少挣10文。也没看曹家使什么力气,每天只有曹信跑进跑出,换句话说,一个八岁小孩每天最少能挣10文。“小孩子都能挣钱,曹家日子能不见好?”严夫子只恨自己没这门路。他去马行街市转悠,也没有卖的,倒买倒卖都做不成。现在见着曹仁回来,就扯起嘴角笑笑。这是混帮派的,他不敢得罪。“严夫子。”曹仁路过招呼一声,也不多说话,就直奔家去。离家半个月,也不知道家里怎么样了。曹家就在前院,位于大杂院的西南角。进了院门,往左一拐,走过两间倒座房再往里,就是曹家。远远地。曹仁就看到家门口堆了不少黄土、石子、茅草,一旁还有十几块土砖。看样子是要盖什么。“灶台?”曹仁猜的没错。这是为搭建灶台准备的,曹张氏、曹贤闲暇时已经打好不少土砖,剩下的只等曹仁回来再一口气备齐,把灶台给垒起来。再搭个棚子,一座简易厨房就算齐活。搭棚的木头。棚顶的茅草。搭灶的黄土。前两样得买,黄土要挖要运,想搭个厨房,花钱、出力不能少。但曹家满是干劲。这些天,小曹良没再挖蚯蚓,四处去捡石子捡茅草。曹张氏每天早晚也带着曹贤去挖土挑土,路途很远,每天运回来的不多。和泥。踩泥。将黄土跟茅草混合在一起,制成四四方方的土砖。听着简单,做起来费时费力。但一家人干的起劲。曹仁要是再晚回来半个月,只怕一回来就能看到建好的灶台、厨房。即使是现在这样的一摊子,也让曹仁看出来家里过的不错。他快走几步,屋里却不见人。堂屋摆放的都是些杂物,见不到什么家具。再往里屋一看,两张床,简简单单,跟走之前没两样。正打量着。忽的。“老大!”“大哥!”外面传来声音,曹仁一喜,迎出去一看,就见曹张氏手上拿着针线、鞋子,曹贤穿着新衣裳,曹良似乎长高不少。四人见面,四脸欢喜。……
看小说就用200669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