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九章 一生负气对斜阳

下载APP

第九十九章 一生负气对斜阳

  只与向前等人说了一声,姜望便带上褚幺,连夜离开了南疆.

    

    南夏总督府那边,他没跟任何人打招呼,不过横飞境内,也须是绕不开苏观瀛的视线.就免去再招呼的工夫了.

    

    一个晚上再加一个白天的时间,姜望就从夏地老山,一直飞到了临淄.

    

    这一路未曾停歇,褚幺倒是在怀里睡醒睡着好几回.

    

    到了临淄,并未回府,只把褚幺在城门口放下,让这个小徒弟自个先回去,顺便通知府里做些帛金之类的准备.

    

    他则直往博望侯府而去.

    

    对于老侯爷,他并没有太深刻的印象.因为重玄胜的关系,他其实素来对老侯爷是有些意见在的,觉得老爷子一碗水没有太端平,让重玄胖自小受了太多委屈.

    

    但也不知道为什么.这一次回返临淄,一路上他脑海里总是闪回一个场景——

    

    那一天他看气氛不太对,主动送叶恨水叶大夫离开,偌大的博望侯府,曲径通幽.与他第一次进博望侯府时,相似又不同.他听到老爷子大喊重玄胜的名字,又脆弱又强硬地喊出那句……"我要死了!"

    

    他是知道的.所有人都知道,重玄云波命不久矣.

    

    整个临淄都清楚,重玄云波不止是活不过一百二十岁,他是活不过元凤五十七年.

    

    应该说当年在战场上受到那样恐怖的伤势,他能活下来已经属于奇迹.

    

    而断绝神临之望的他,便是这样以区区外楼境的修为,疲老之身,一手撑扶着重玄氏,奔走于官场和疆场,注视着它兴而又衰,衰而又兴.

    

    他活着,在战场上送走了他的三子重玄明山.

    

    他活着,在齐夏争霸后\大齐帝国如日中天的时候,送走了他最得意的儿子重玄明图.

    

    他活着,看着他风华盖临淄的长孙反抗他的意志.

    

    他活着,看着他许以家族未来的嫡孙,拒绝他的安排.老年丧子,是人生最痛.而他接连失去两个儿子.

    

    人到临死,最怕一生心血尽东流,而他确然多次经历家族的风雨飘摇.

    

    这样一个老人,要如何描述他呢?"所有人都是痛苦的."

    

    在重玄老爷子生前常待的院落里,姜望看到了重玄胜.这是重玄胜开口说的第一句话.这人向来是不愿意表露情绪的.

    

    绝大多数人,总是能看到他笑眯眯的样子.好像跟谁也不生气,对什么都无所谓.

    

    此刻的他,仍然是一大团肥肉陷在躺椅里,两粒黄豆般的眼睛嵌在脸上.

    

    丝毫没有什么公侯的风仪可言.唯独脸上的表情,是姜望从未见过的复杂.他静静地听着.

    

    重玄胜慢慢地说着.

    

    "在这个尊贵的侯府里,在这大齐顶级名门里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痛苦."

    

    "我父亲有我父亲的痛苦,他的理想,他的妻儿,他的朋友,他的部下,他的家族,他的忠义……他全都不能兼顾,年少成名,却一生挣扎到死."

    

    这是姜望第一次听到重玄胜说,'我父亲'.

    

    "我兄长有我兄长的痛苦.他生性自我,不愿被拘束.他苛求完美,不允许自己有一处不足.他目标坚定,想要的他都想得到.他什么都不愿意放手,他其实把自己逼得很紧."

    

    这也是姜望第一次听到重玄胜以这种语气提及重玄遵.

    

    "我叔父有我叔父的痛苦.他最敬爱的兄长死去,他无能为力.他越是强大,越觉得这世上,诸事难为.他再怎么凶威滔天,也不能去源海把人再拼凑回来.哪怕他已经是当世真人,重玄明图也是前车之鉴."

    

    "我四叔有我四叔的痛苦.他的三哥战死沙场,是被他二哥所连累.可是他的二哥也为保全家族而赴死.他想要怨恨,都不知该怨谁.他至今也无法接受这一切,所以常年待在海外,自我父亲死后,再未踏足临淄一步."

    

    重玄胜慢慢地说着:"我当然也有我的痛苦.我的痛苦是哪些,你是陪着我走过来的,你是知道的."

    

    他深吸了一口气,仍然看着飘渺的远处:"我知道这个世上,每个人活得都不容易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痛苦.只是我今天坐在这里,突然想到,我爷爷他……他也很痛苦.甚至于,他比所有人都更痛苦,他经历的\失去的,比任何人都多.可是他这一生,都没有表现出来."

    

    "自己在战场上废掉了,他就努力培养儿子成才.天子生隙,他就披甲再上阵.儿子战死,他只是把旗帜举得更高.家势衰落,他只是把腰杆挺得更直."

    

    "他一生没有软弱过,除了先前那一次……他跟我说,他要死了.""但是在那一次,我还是选择了转身."

    

    "姜望啊,我并不是说,我后悔选择了十四.我只是在想,我是不是可以有……更好的法子?"

    

    "从我的父亲,一直到我.我们每一个人,都可以任性,都可以折腾.都可以表达痛苦.因为他老人家还活着,不管发生了什么,我们身后都有一个兜底的人."

    

    "我的修为已经追上了他.我的叔父,我的四叔,我的兄长,我的父亲,修为全都在他之上.但整个重玄家,却一直是他,在那里遮风挡雨."

    

    "因为他对家族的在乎,比所有人对家族的在乎都更多.所以一直是他在默默承受那一切."

    

    姜望想起来,当初在东街口.那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疾飞横空,当街怒斥姜梦熊,高声质问齐天子.那场面,确然是难忘.毕生难忘.

    

    重玄胜的声音很平缓:"他一直在这个地方坐着,所以我们竟然觉得,他坐在这里是很应当\很平常的事情.像这张椅子,像这个院子,像这阵阳光一样."

    

    "直到他走了."

    

    "直到他走了,那些习以为常的片段,就变得不同寻常起来.""你看天上的云,是不是一直这么闲适呢?"

    

    重玄胜闭上了眼睛,好像有些睡意了,喃声道:"原来不是的."姜望默默地听着这些.

    

    他知道聪明如重玄胜,并不需要什么建议,只是需要一个值得信任的\可以倾诉的人.

    

    从夏地老山赶到临淄博望侯府,路上还要照顾褚幺,他的确是风尘仆仆.但他此来的意义,并非是大齐武安侯,神临境中强者,而只是,一个朋友.

    

    重玄胜这一生,最好的朋友.他什么话也没有说,在重玄胜旁边坐了下来.

    

    就这样陪着坐了一个下午,又一整夜.

    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

    八月已是高秋.黄叶碎落之时,总叫人知世间别情.

    

    老爷子死前遗命,丧事一切从简,故而丧礼办得并不隆重.没有什么十里缟素,甚至流水席也未办.

    

    只是在博望侯府设了一座奠堂,停灵三日,任人祭拜.三日之后,会由博望侯世孙扶棺送回位于秋阳郡的重玄族地安葬.

    

    再之后,才是重玄胜的袭爵仪式.这场白事虽然简为,规格却也不低.

    

    首先是定远侯重玄褚良亲自守在外院,充当迎宾.政事堂\兵事堂诸位大人,凡在朝的都来了奠堂拜祭.不在齐地的,也都让人送了花圈挽联.

    

    军神姜梦熊\国相江汝默\前相晏平,都是亲至.

    

    再就是通过朝议,悬于紫极殿前的紫微中天太皇旗,降了半旗,大齐帝国以国礼送别国侯.

    

    最后是大齐天子在正祭那一日,亲自到场,为老侯爷上了一炷香.重玄云波已经用他的一生,诠释了他的忠诚\勇敢\承担.

    

    他要行的道,应尽的责,都已经完成了.了却了身后事,赢得了天下名.

    

    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,怎样才算是没有遗憾呢?姜望还很年轻,并不知晓答案.奠堂中,重玄胜身穿孝服,跪坐在左侧主位.

    

    冠军侯重玄遵,则跪坐在他对面.

    

    两兄弟对着每一个前来祭奠的人恭敬行礼,感谢他们为祖父送行.

    

    很难想象,整个丧礼都是十四在操持.即便是一切从简,对这位向来几天都说不了一句话的女子来说,也是太大的挑战.

    

    这等迎来送往的事情,明光大爷从来是当仁不让,不肯让谁抢了风头的.

    

    但是这一次没有办法.

    

    本身修为就不行,又神思不属.也不知怎么的,竟在搬运道元时出了大岔子,连内府都险些崩溃一座.幸好当时是歇在冠军侯府里,被重玄遵及时发现,帮忙镇住了.

    

    即便如此,也已经在床上躺了好几天.

    

    姜望昨夜守灵的时候见过他,差点没有认出来.整个人憔悴得不成样子,跪在那里什么话也不说,只是一个劲地流眼泪.

    

    后来还是重玄遵强行把他按晕了,送回去休息的.

    

    姜望里里外外地帮忙,但其实也没有什么事情需要他做.也就是在内院帮忙招呼一下前来拜祭的客人.

    

    至于重玄胜的四叔重玄明河,则是没有回临淄,只在无冬岛遥祭."青羊!"

    

    随着一声亲昵的称呼,却是朔方伯世子鲍仲清,携着一位端丽女子,正迈步走进内院里来.

    

    有些人这么叫是亲近,有些人这么叫只让人腻烦.鲍仲清显然是后者.

    

    但姜望也并没有表现出什么,只伸手引道:"祭拜往里请."

    

    此时的鲍仲清,表情很是肃穆.但眉宇间的从容自我,仍能说明他这段时间过得很快活.他旁边的女子,应当就是他几个月之前迎娶的妻子,苍术郡郡守之女苗玉枝.亦是落落大方,与姜望行了一礼,口称'武安侯'.

    

    鲍氏和宋遥的诸多门生,已经在很多方面都展开了合作,各个方向都发展得很好.

    

    鲍仲清拍了拍姜望的胳膊,道了声:"节哀."

    

    又对苗玉枝略带歉意地道:"你有孕在身,不便进去,就在外间等我好了."

    

    苗玉枝很是理解:"夫君去罢."

    

    鲍仲清又请姜望帮忙照顾一二,便自去了奠堂.这两人瞧着倒是恩爱,可恩爱与旁人何干?

    

    实在地说,姜望不太知道他来这一趟的用意是什么.朔方伯已是亲自来祭奠过,再者说,你媳妇怀了孕,不方便见丧,那你又何必带过来呢?

    

    姜望招手让人搬来了一张软椅,请苗玉枝坐着等.

    

    苗玉枝很有礼貌地谢过后,便在软椅上坐了下来.忽而笑道:"记得原先温姑娘组织过几次诗会,说是武安侯会去,我也参加了,却是没有见着人呢."

    

    "噢."姜望反应过来,自嘲道:"我哪里懂什么诗?温姑娘第一次请我,我厚着脸皮去了,整场梦游一般.后来几次,就没好意思再参与."

    

    苗玉枝捂嘴笑了笑:"她们可都说您才思敏捷,很懂诗情."

    

    回想起当初参加过的诗会,姜记得自己除了"好"\"很好"\"很不错",就没说过其它的话.

    

    原来这也叫"才思".

    

    "都是善良的姑娘,毕竟实话伤人."姜望如是道.

    

    "那么些善良的姑娘,侯爷可曾相中哪个?"苗玉枝笑问.姜望摇了摇头:"修行路遥,暂无此念."

    

    "也是,侯爷这样的人物,志在高远,自不会困于儿女私情."苗玉枝说着,话锋一转:"前次我与仲清的婚礼,您也没来.却是叫我今日才见着咱们大齐的英雄."

    

    姜望解释道:"当时另有要事……但礼我可是送到了."

    

    苗玉枝便又笑了,她似乎很爱笑,笑起来也的确好看,尤其两个梨涡,很是动人.无怪乎鲍仲清现今走到哪里都带着她.

    

    姜望陪着说了几句话,便又自觉地去迎其他人.

    

    不多时,鲍仲清祭拜结束,回来接上了苗玉枝,又与姜望你来我往地客套了一番,这才告别.夫妻俩恩恩爱爱,携手回家.这郎才女貌,家势互补,确实也是让人羡慕的一对.

    

    见着这对夫妻走了,作为易十四娘家人过来帮忙的易怀民,便凑了过来:"他媳妇怀了个孩子,特意跑过来跟你说个什么劲?怎么的,有你的功劳啊?"

    

    这位易星辰大夫的二公子,倒是不认生得很.

    

    自从有一次被某个据说是枯荣院余孽的神秘人逼着抄了《阿含经》后,他对姜望的态度,就变得很亲近.常与人说自己也是十四的兄长,姜望也是十四的兄长,四舍五入,他同武安侯就是亲兄弟.

    

    易怀咏恰巧这时候从旁走过,闻言立即斥道:"瞎说个什么!你这张破嘴,早晚让人撕了!"

    

    易怀民翻了个白眼,扭过头去,却是老老实实地作揖:"一时没把门,兄长教训得是.再不说了."

    

    待得易怀咏表情严肃地离开了.

    

    他又在姜望面前嘁了一声:"要不是他喜欢找我爹告黑状,我会怕他易老大?"

    

    压低了声音,使劲撺掇:"帮兄弟出个气,回头你也把易老大捆起来套麻袋,逼他抄一套《金刚经》,怎么样?"

    

    "不不,这也不好,抄经文他可不在乎,说不定还来劲.逼着他跳舞吧!怎么样?"

    

    他越说越激动:"就跳那个温玉水榭新排出来的《乌夜啼》,他指定合适!"

    

    "什么把他捆起来,什么温玉水榭,我没听懂你在说什么."姜望瞥了这厮一眼,便负手离开了这里.

    

    我姜某人不说心有山川之险\胸有城府之深,那也是身经百战,见得多识得广了,岂会被你小子套话?

    

    

    

上一章 下一章

看小说就用200669.com

字号

A-

A+

主题

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