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三章 绝恶之心杀无赦

下载APP

第一百一十三章 绝恶之心杀无赦

  孙冗渊轻松的挣脱开了架着他的两支长戟:“我早看出来了,身体分裂的同时实力也会分裂,你们若是三头状态说不定还能吃下这记攻击,但可惜你们已经分裂完了呢。”

    

    而架着孙冗渊的那两只羊角骑目瞪口呆,立马跪下又是求饶,因为他们身后也聚集了一大片青莲花瓣。

    

    孙冗渊不屑的转身,花瓣瞬间引爆,那两只羊角骑还想拉上孙冗渊一起,但孙冗渊早就料到,运用身法一下避开,头也不回的走了,留下一地的碎片。深夜之秋,秋风爽亮,万里无云,皓月当空,稀稀疏疏的几颗明星在天空点缀,学士院的周身却是一片狼藉,曾经的富丽堂皇竟在一昼之间变得如此狼狈。

    

    于轼坐在自己学士院宿舍的房顶,身边所有的同伴因为他而被隔离到学士院以外的地方,现在的他唯有瓦片相伴,举杯对月以酒消愁为乐,心思繁乱什么也不想干。

    

    如此惆怅的夜晚却怎么喝也喝不醉,金世帮大仇未了,自己倒是差点让思瑶先送了命,眼中的月光渐渐朦胧,本以为是醉了,咧开了嘴开始傻笑起来。

    

    手中的酒壶掉落下来,酒水洒淌在一片又一片地瓦片上,他这才吐出几句只有他自己猜听得清的话语,“我……是谁?我到底为什么会在这个世界上……对不起。”

    

    他朝后仰去躺在屋顶,双手枕着头,连连叹息,脸上无不是悲伤,懊悔不已,悔恨自己当初就不该让楼烈宇将他送入(),明明那时楼烈宇再三劝阻,可他仍没有听进半分。

    

    如果不选择进入,思瑶不会昏迷不醒,楼烈宇不会身负重伤,学士院更不会遭受如此破坏。

    

    于轼知道自己本不应该像现在这样躺在这里清闲自得,但他也知道自己现在的周围早已布满伏兵,一旦轻举妄动他们就会冲出将他制服。

    

    于轼心里明白,八成是元中易给他求得情。

    

    原始缓缓起身,突出一口浊气,忽然右手骤起一团紫红色的雷电,那雷电不断地在向外扩张,引起四周伏兵的骚动,他倒吸一口了凉气,闭上两眼,咬紧牙冠朝自己额头打去。

    

    一阵轻风吹过,于轼紧闭的双眼缓缓睁开,只见一只大手紧握他的右臂,抬头一看,面容很是熟悉,是元中易老师,周围伏兵的躁动这才渐渐停了下来。

    

    元中易松了一口气,懒散的挤出一抹笑容,屁股一落,坐在于轼一旁,“怎么?想不开?”

    

    于轼收起紫红色的雷电,脸上没有表情也没有回应元中易,只是继续低头坑着。

    

    元中易淡淡的笑了两声,“你来学士院的目的,不是已经达成了吗?”他的声音与往常不同,变得没有那么无精打采。

    

    “可,可真不是我要的结果,两年前我经脉受阻,现如今我已成功修复,有望成为修炼者,但……”于轼叹气道,这并不是他真正的目的,恐怕真正的目的也只有他自己才能知道,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经脉受阻的最终原因竟是因为他自己,他的自己怨恨,是日积月累的怨恨。

    

    “但是什么?已经做了的事是无法回头的,就如人不能死而复生一般。”

    

    “你不就可以吗?九州重阳体,死而复生之体。”于轼低头丧气道,他的内心突发奇想:为什么不能复活金世帮那些无辜的人们?

    

    “是吗?”元中易叹了两口气,嘴中略含苦涩,轻声道:“你想知道为什么我是九州重阳体吗?”

    

    “难道体质不是天生……”于轼咽喉顿时梗塞,他的万劣之体不就是后天怨念堆积而造成的吗?说来可笑他竟然会问出这样的问题。

    

    今年,元中易三十整,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顶天男儿,修为也已有羽化之境,而这个故事的起源就发生在十年前,元中易的成年礼上。

    

    那时的元中易还不是学士院的医院,只不过是一名乡村的村民罢了。

    

    元中易生活在离长安很远的一座小村庄,他前靠清水,后靠绿山,四季如春,所以村庄又名为‘山水之乡’。村里有着很多不成文的规定,如:男子成年如果还未婚嫁,村子就会让他在成年礼上选择村里的一名女子与他结为夫妻,并要求至少生下俩娃。

    

    村子里的人不过百十余人,为了不让村子的人渐渐减少,这才有了这一规定。

    

    成年礼那天元中易也被迫要求选择,但元中易却站在成年礼的台子上迟迟没有作出决定,何况那时在村子里男子十六岁还未婚嫁,为家添作家丁已是大不孝,何况元中易此时却已有二十。

    

    整个村子为他已然弄得十分喜庆,红布盖天,就连洞房花,酒席宴桌都是一条龙服务。

    

    村长拄着拐杖弓着腰,来前沧桑道口:“小易啊,这是我们村子里最年轻的十几位姑娘了,个个聪明贤惠,最大的不过也才十九,不要再犹豫耽搁大家庆祝了。”

    

    元中易穿着新郎服,看着眼前穿着新娘服的十几位姑娘,眨着那不大不小的眼睛,长卷的睫毛,一张张迷人的脸,苗条的身材,可谓都是上等的佳人。

    

    但元中易的脸上却是忧心重重,他觉得两个人的感情,夫妻之情不应该如此,最终在众目睽睽之下他还是开口说道:“虽然我的父母已经亡故很久,我感谢你们将我从外捡来并养育我这么多年,村长,在我眼里您就是我的父亲,我从小就听你的话,但这次我不想做出选择。”

    

    “为什么?”村长又惊又喜,在如此场合他脸上的表情很是丰富。

    

    “我在村子里转的少,最多出门种田的时候走一下,其余时间基本都在家里练功,这里有些姑娘大都素未蒙面,怎能再次一面就与她谈婚论嫁之说,而且……我并不爱她们,我相信他们也不爱我。”

    

    于轼听到这里被有感触,原来元中易和他一样都是被人遗弃的孤儿,从小便就他人恩惠。

    

    元中易的这一句话镇住了村长,也镇住其他围观庆祝的村名,新娘们一个个抬起头来,看着面前的这个难人,有的眼角闪烁着几抹泪花,其实她们也不想,但谁又愿意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村子逐渐衰亡呢?

    

    说罢元中易健步走下台子,离开众人回到自己的家中,看着空无一人的房子让他的心逐渐平静,他换下喜庆的新郎服并收好,拿起锄头便朝着田里走去。

    

    “你村子还送妻子?不过这送妻子和你九州重阳体有什么关系?”于轼听得有些不耐烦,催促道。

    

    “别打岔,现在才是故事的开始。”元中易微微一笑,但笑容的末角却夹杂着一股悲伤。

    

    

    

上一章 下一章

看小说就用200669.com

字号

A-

A+

主题

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